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旅鴿教訓」與採集行為



相信很多人對旅鴿(passanger pegion)這種鳥不陌生,在許多介紹近年絕種的物種的文章中,往往少不了旅鴿。

1950年代,旅鴿的族群量在美國所有的鳥種中高居第一,約有3億到5億隻。占美國所以鳥類「個體數」的50%。知道這50%有多少嗎?台灣的麻雀族群量,如果有占全台灣鳥類個體數的10%,我頭給你。可見旅鴿當時再美國的族群量有多大,成群結隊的旅鴿就像上面那張圖那樣子。

然而,當時美國人發明了一種game,就是大家在一定的時間內,看誰能打下最多的旅鴿。每個人都卯足了進拼命拼命打...最後真的把所有的旅鴿給打光了,全球最後一隻旅鴿死在辛辛那提的動物園。

我想說的是,往往我們所見的採集行為,大多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然而,有些採集者會避免去採集「稀有種」,只針對常見種,也就是族群量多的物種。例如扁鍬形蟲、紅圓翅鍬形蟲、兩點赤鍬形蟲、斯文豪氏赤蛙...。大多是抱著「反正族群量很大,抓幾隻走應該不會怎麼樣。」的心態,來替自己的採集行為除罪化。真的不會怎麼樣嗎?錯了,確實是會怎麼樣。旅鴿的族群量夠大吧?最後還是因為的過度獵捕而滅絕,多諷刺的教訓。或許採集行為不像當年美國人打旅鴿那樣誇張,但是現在許多物種的數量也沒有旅鴿當年那麼多了。所以,採集會影響生物嗎?會,而且我不敢保證影響的程度有多大。在採集生物之前,試著想想看是什麼樣的原因逼的自己非得這麼殘害生命?不然,再想想旅鴿吧。

2 則留言:

G. Y. Ho bro dra-dra 提到...

我比較想知道,養動物變成一個商業活動之後,幾乎不可能有什麼方法完全禁絕捕捉和飼養(進口的寵物有很多是捕捉的吧?)。有什麼比責怪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嗎,或是大利你的看法呢?

aminama 提到...

恩 這的確是個重要的問題,引伸起來的話就像duri說的一樣沒完沒了(昨日你們已經沒完沒了了XD),但當中讓我認為是關鍵的也是一直沒有辦法用比較平穩方式去看待的:

當我說"尊重生命"時所有生命們真的有同等的價值嗎?

如果我不吃小狗是因為有豬可以吃,難道豬就比較賤,活該讓我吃?

如果我不吃肉,是因為動物很可憐,那植物就該死?

因為我們總是要吃什麼,也就是可能要殘害某種生物或是漠視它的價值才能存活(不覺得吃個有價值的生物很痛苦嗎?就跟吃小貓吃小狗一樣),所以我們對於"生命都有價值"的說法,顯然會受到挑戰。

拉開一點點,來看你提到的採集也是:
不是每個人都認為生命有著同等的價值,甚至詭譎的,是採集本身根本是在肯定那個生物的價值(沒人想去採集杯子旁的螞蟻吧 :P)

少了旅鴿(呂哥:可能是我的哥哥喔!)對這地球有沒有關係,不是大家,甚至是那些採集者在意的事情,熱帶雨林裡的小鳳梨小蘭花的滅絕,有震動到真正影響他的那些人嗎? 我想你也清楚。

有時候會想自己是不是只是很偽善的關心我所不希望被傷害的生物,卻漠視自己常常浪費食物的事實。

扯遠了(而且寫好長XD) 就因為道德勸說(ex:"生命的價值要好好愛護")是那麼脆弱,discovery或是明星物種的存在才如此重要:
熊貓企鵝很可愛,獅子老虎也不賴,有這些旗艦物種,其所生存的棲地才有機會一起被保護,那些更無名更被犧牲生物才有生存的機會。

恩,一言以敝之,人其實很糟糕XD,不可愛的,只靠空泛愛護生命的口號就很難叫得動。

不過放心好了,只要你一直有出來演電影,大家會去買維士比的~